著作年代:元代
文件格式:PDF
推荐指数:
书籍摘要:[元]王申子撰《大易缉说》介绍〖大易缉说〗十卷。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县)人,据此书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云,王氏曾于皇庆二年(13...
[元]王申子撰《大易缉说》介绍
〖大易缉说〗十卷。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县)人,据此书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云,王氏曾于皇庆二年(1313)行省札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称其曾居慈州天门山,历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王氏说《易》,力主数学,而持论却与前儒诅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于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则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仅取六家,一为河图、洛书,二为伏羲,三为文王,四为周公,五为孔子,六为周敦颐太极图。虽然如此,但在书中却末贯彻始终,仅前二卷围绕图书进行阐述,三卷以后诠解经文,仍以辞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而绝不生义于河图、洛书等。在其说解中,上、下经最为详细,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其简略,序卦一传则排斥非孔子之言,仅录其文而诠释。指出《周易》一书中凡错简、脱简及舛误之处为二十四,但仅注明某某当为某某,而不改经文,颇具郑氏注书之遗意。另外,时人有玉井杨氏,曾受学于朱熹门人之下,著书二卷,名为《易说》,对王氏观点提出反驳,王氏为其一一答辩之辞亦尽录于书中,大意为世间万物不出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耳。王氏此书,特别是卷三以后,说解平正切实,多有发明,为前儒所不及。《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说解既然绝大部分不以图书立义,就不必绘图作解,徒费笔墨,认为阅读此书,“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有《四库全书》本传世。“扶阳柳阴”之说,详加论说,以为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一定是君子,“阴”一定是小人,阳、阴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为美德则刚健,为凶德则暴戾,“阴”为美德则柔顺,为凶德则奸□;阴、阳之君子俱当褒扬,小人俱应贬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此四圣人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其说甚辨,然观于乾、坤之娠、复之初爻,实未审详,可为异论。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說明: 《归藏》是《三易》之一,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该易书是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
[宋]魏了翁撰《周易要义》书籍介绍 〖周易要义〗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作者简介 董守谕,字次公,鄞县人。举人。鲁王监国,召为户部贵州司主事。时熊汝霖、孙嘉绩首事起兵,然皆书生,不知调度。乃迎方国安、王之仁...
[清]黄宗炎著《周易象辞》 [清]黄宗炎著《周易象辞》介绍 〖周易象辞〗二十一卷。清黄宗炎著。宗炎,宗蒙之弟,字晦木,一字玄□,学称鹧鸪先生。崇祯中,以明经贡太...
[清]张惠言撰《虞氏易言》 [清]张惠言撰《虞氏易言》介绍 〖虞氏易言〗二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为惠言虞氏《易》学著作之一。孔子申《彖传》、《象...
[南宋]朱熹撰《周易本义》说明: 《周易本义》为朱熹著。朱熹(1130——1200),字元晦,亦字仲晦,别号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天资聪慧。十四岁...
[南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繁体版:簡介 書名:《誠齋易傳》 作者:楊萬里 撰[宋] 版本:欽定四庫全書 《誠齋易傳》為宋朝楊萬里所撰,萬里字廷秀,自號誠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