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年代:宋代
文件格式:
书籍摘要:[宋]李杞撰《周易详解》 [宋]李杞撰《周易详解》介绍 〖周易详解〗十六卷。宋李杞撰。杞字子才,号谦斋,四川眉山人。此书焦□《经籍志》作《谦斋详解九朱...
[宋]李杞撰《周易详解》介绍
〖周易详解〗十六卷。宋李杞撰。杞字子才,号谦斋,四川眉山人。此书焦□《经籍志》作《谦斋详解九朱彝尊《经义考》作《周易详解》,其实都与作者原意相悖,作者自序认为,经必须以史证,后世岐而为二,尊经太过,反而陷入于虚无之中,则无以现经为万世有用之学,故取文中子之言,以“用易”名编。朱氏乃误“用”为“周”也,致使后世一仍其误而不改。全书体例,于每爻解其辞义,复引历代史事以证之,其宗旨在于显明《易经》立象垂成的用意,如解“乾”初九称:舜在侧微;“乾”九二称:四岳荐舜之类,意在使《易》更切于人事,与李光第、杨万里之书颇为相近;与其相异之处,则在于李氏多引老、庄之说,如“蒙”之初六,则引老子:终日嗥而不嗄等等,以为童蒙之义。“履之彖”则引庄子:虎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云云,以为履虎尾之义。凡此等等,不免驳杂。作者原意并无不妥。唯在说解时不能贯穿始终,并时有偏颇和牵强之论。此书属宋儒中以人事解《易》一派,对研究宋代理学思想及《易》学流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成后,世所罕见,并逐渐散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于《永乐大典》各韵中分别摘出,因不及原书二十卷之数,遂厘作十六卷。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封后四爻,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旧抄本传世。
陈祖念字修甫,连江人,生平不详。但据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1573-1619)时造生来看,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约与顾炎武、王船山同时代人。其撰写《易用》六...
六卷,宋赵以夫著。其书大旨在以不易、变易二义,明人事动、静之准则。故以奇偶为七八,交重为九六,卦画七八表示不易,爻画九六代表变易。卦画的不易中又有变易,是谓之亨...
序 原夫两仪未位,神用藏于视听,一气化矣。至赜隐乎名言,于是河龙负图,牺皇画卦,仰观俯察远物近身,入象穷天地之情,六位备柔之体。言大道之妙有,一阴一阳。论圣...
[清]張次仲撰《周易玩辭困學記》书籍介绍 〖周易玩辞困学记〗十五卷。明张次仲(1589—?)撰。次仲字元□,号侍轩,一号钝庵,浙江海宁人。天启元年(1621)举...
[宋]杨简撰《杨氏易传》书籍介绍 〖杨氏易传〗二十卷。南宋杨简(1141-1225)撰。简字敬仲,浙江慈溪人,乾道进士,官富阳主簿,会陆九渊,问答有契,遂定师徒...
[南宋]吴仁杰撰《易图说》 [南宋]吴仁杰撰《易图说》介绍 〖易图说〗三卷。南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自号□隐,河南洛阳人,居昆山(今属江苏),淳熙进...
《易原就正》书籍介绍 《易原就正》十二卷。清包仪著。仪字羽修,邢台(今属河北)人。顺治间拔贡生。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世》,而无由求得其书。自顺治辛卯(八...
《周易禅解》是智旭为了融合儒佛思想,47岁时所著。其以禅解《易》,一是从佛法的角度,用“约佛法释”的形式,如一约果后垂化,二经秉教进修,一约佛果八相,二约内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