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之明夷上六爻正解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天位易知之终(当位);变艮错兑综震。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朱熹:以阴居坤之极,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则处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至于自伤而坠厥命。故其象如此,而占亦在其中矣。

程传:上居卦之终,为《明夷》之主,又为《明夷》之极,上至高之地。明在至高,本当远照。明既夷伤,故不明而反昏晦也。本居于高,明当及远,“初登于天”也,乃夷伤其明而昏暗,“后入于地”也。上,《明夷》之终,又坤阴之终,明伤之极者也。

苏轼曰:六爻皆“晦”也,而所以晦者不同,自五以下,“明”而“晦”者也。若上六不明而晦者也,故曰“不明晦”。

胡炳文曰:下三爻以“明夷”为句首,四五“明夷”之辞在句中。上六不曰“明夷”而曰“不明晦”,盖唯上六“不明”而“晦”。所以五爻之明,皆为其所夷也。

总论:苏轼曰:力能求则救之,六二之“用拯”是也。力能正则正之,九三之“南狩”是也。既不能救,又不能正,则君子不敢辞其辱以私便其身,六五之“箕子”是也。君子居《明夷》之世,有责必有以塞之,无责必有以全其身而不失其正。初九、六四,无责于斯世,欲近者则入腹获心“于出门庭”。而远者,则行不及食也。

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朱熹:“照四国”,以位言。

程传:“初登于天”,居高而明,则当照及四方也,乃被伤而昏暗,是“后人于地”,失明之道也。“失则”,失其道也。

胡炳文曰:“则”者,不可逾之理,失则所以为纣,顺则所以为文王。

 

子夏易传;暗而過中至明夷之極,晦之至也。位高勢,崇登于天也。失道將覆,入於地也。
虞翻曰:应在三。离灭坤下,故“不明晦。”晋时在上丽乾,故“登于天照四国。”今反在下,故“后入于地,失其则。”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侯果曰:最远于阳,故曰“不明晦”也。初登于天,谓明出地上。下照于坤,坤为众国,故曰“照于四国也。”喻阳之初兴也。后入于地,谓明入地中,昼变为夜,暗晦之甚,故曰“失则也。”况纣之乱世也。此之二象,言晋与明夷,往复不已。故见暗则伐取之,乱则治取之,圣人因象设诫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译文]上六,不发出光明,一片昏暗。起初登临于天,最终坠入地下。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

也。

[译文]起初登临于天,光照四方诸国;最终坠入地下,说明违背了君道。

[提示]伤害光明之人必自伤。

上六爻辞不说“明夷”,而说“不明,晦”,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前五爻均言“明夷”,明夷是光明受到伤害,所以前五爻是明而被夷;上六是不明而晦,自己本身就没有明德而晦暗。因此不像前边几爻是用晦,而是彻里彻外的晦。显然前面五爻之明就是被上六所夷的。

这么说来,上六是昏暗之君了?

六五以箕子作比,上六为商纣不言自明。

从爻象上能否说明上六为昏君呢?

当然可以。上六以阴居明夷之极,是昏暗不明之君高高在上,而明者尽被其所伤之象。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以太阳登于天,后坠于地作比喻,说明纣王开始时即位为天子,后来失其位以亡国告终?

是的。据史书记载,纣这个人倒是很聪明,也很有才能,敏捷善辩,力大无比。可能初登天子之位也能居高而明,照及四方,故《象传》说“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可是当他将其才能用于压迫、剥削人民,用于荒淫奢侈地生活,他的才能就使他的暴君的角色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失去了君道,终于导致彻底失败,故《象传》说“后入于地,失则也”。“失则”就是失道,失去了为君之道。

对六二爻,《象传》说“顺以则也”,上六则为“失则也”,一是顺则,一个是失则,可见文王与纣王的一胜一败是历史之必然了。

明夷卦记载了商周之际政治斗争睁风云变幻,也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政治斗争经验,特别是处在政治黑暗之时的斗争策略,你是否能总结一下?

好,不对的地方请纠正。明夷卦总的说来就是光明受到黑暗的伤害,这从卦象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处在这种环境中,代表光明的君子应该怎样对付这种黑暗现实呢?总的原则就是卦辞所说“利艰贞”,强调在艰难中维护正道,在“自晦”中保存光明,以待时局的发展,转衰为盛,变黑暗为光明。具体的情形则各不相同,初九迅速出逃,以争取主动;六二则“用拯”,表面柔顺而内里坚持正道;九三则以攻为守,以积极救治的精神(南狩)处明夷之时;六四虽深陷黑暗,但由于了解黑暗内幕又能理智行事,故亦能脱险而“于出门庭”;六五箕子虽有愚忠之嫌,但毕竟也能晦而守明,忍辱而负重,至为感人。如此则上六这个伤害光明的昏君必然面临众叛亲离、身殒国亡的下场。

归纳得不错。根据卦爻辞及《彖传》、《象传》,明夷卦所表示的政治思想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点。一是作为一个君主,如果违反为君之道(失则),就会造成政治黑暗的局面,而最终受到伤害的必定是昏君自己;君子处在黑暗的时代,对待昏主应采取外晦内明的外策,以保全自己,持守正道,“明不可息”,同时也不放弃“用拯”、“南狩”之类不影响“自晦”的斗争,以此来等待和促使时局向好的方面转化。二是以此为借鉴,有明德的君主治理国家应自治用明,治民用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像纣王那样,自己荒淫无度,晦暗无涯,对别人吹毛求疵,滥施酷刑,这样才能宽容大度以容物合众,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相关推荐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什么意思?

易经第七卦地水师求爱情,怎么解这种情况下,你唯一的出路只有坚强应对,要自己做主不要随波逐流或者犹豫不决,要用阳刚的态度判断,如果能够跟打完仗的帝王一样论功行赏中正不阿是很难得的,这种务实、现实的态度会让你从困境中看到生机。88年生人求姻缘排

转载随笔 109 2023-11-30

周易水火既济卦详解易安,周易火水未济卦详解

内容导航:易经得卦,水火既济,求解《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巽,巽为火。小吉:得此卦者,事业有成,成功之象,但谨防盛极必衰,宜退守为吉,再进则凶。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第六十三卦:既济卦(水火既济)《象辞》说:本卦上卦为

转载随笔 129 2023-11-30

周易全书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个部分。《易传》主要是对《易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进行新的阐发,以揭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与联系,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

转载随笔 107 2023-11-30

白话文秒懂《易经》64卦之第10卦——天泽履卦

白话文秒懂《易经》64卦之第10卦天泽履卦爻辞解析天泽履:《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十卦。履卦:讲的是人在社会上如何实践、如何为人处世的问题。译文:履卦,象征谨慎行走。卦象是下单卦为兑,为泽、为柔;上单卦为乾,为刚健。原文:眇能视,跛能履,履虎

转载随笔 137 2023-11-30

地火明夷变水火既济婚姻,地火明夷卦详解感情

1、主卦地火明夷,变卦水火既济,求感情我不是什么大师,既然有变卦,就一定会走到变卦,水火是不相容的,也就是你俩会有坎坷,当你济济卦走完就会回到主卦,主卦是光明的是好的,愿你俩走过坎坷,白头偕老。3、水火既济变地火明夷。既济之明夷:婚姻能成。

转载随笔 57 2023-11-2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