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惧之地(当位);变兑错艮综巽。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子夏易传;剛險居上,而承之難,從事者也。動而見傷矣。坎隂處下,幽穴之物,而今升之,待陽之運而出,難也。則不可不順以聽之。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朱熹:“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四交坎体,入乎险矣,故为“需于血”之象。然柔得其正,需而不进,故又为“出自穴”之象。占者如是,则虽在伤地而终得出也。
程传:四以阴柔之质处于险,而下当三阳之进,伤于险难者也,故云“需于血”。既伤于险难,则不能安处,必失其居,故云“出自穴”。穴,物之所安也。顺以从时,不竞于险难,所以不至于凶也。以柔居阴,非能竞者也,若阳居之,则必凶矣。盖无中正之德,徒以刚,竞于险,适足以致凶耳。
《朱子语类》:问:《程传》释穴物之所安。曰:穴是陷处,唤作所安不得,柔得正了,需而不进,故能出于坎陷。
杨启新曰:刚者能需,柔亦能需,何也?刚柔皆有善恶。刚之需,犹乾之健而知险也;柔之需,犹坤之简而知阻也。
需于血,顺以听也。
程传:四以阴柔居于险难之中,不能固处,故退出自穴。盖阴柔不能与时竞,不能处则退。是顺从以听于时,所以不至于凶也。
杨简曰:六四入险而伤,然不言吉凶何也?能需而退听故也。易之为道,无所不通,虽如四之入险而伤,其处之亦有道,六与四皆柔,故有顺听之象。
吴澄曰:谓六四柔顺以听从于九五也。
胡炳文曰:三能敬,则虽迫坎之险而不败,四能顺,则虽陷坎之险而可出,敬与顺,固处险之道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文]六四,在血泊中等待,能从陷穴中脱出。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说明六四能够顺应形势,听从变化。
[提示]陷入险境,从容待变。
六四已经进入坎险中,看来已经受伤?只有在血泊中等待时机了。《周易正义》说:“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六四虽已在坎险之中受伤,极其危殆,终于因它本身阴柔而得正(以阴爻居阴位),即使在血泊中仍能冷静地等待脱险的时机。顺应形势,听从变化。能够如此行事,终究会化险为夷,从险陷中脱出。(在危难困险之中能保持冷静,听其变化,随机而动,这就是正道)
周王朝的奠基者姬昌(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羡里,镇定自若,静待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潜心研究八卦,据说六十四卦就是他在狱中演成的。最后终于获释。这种气度,非凡人所能及,可以说是“需于血,出自穴”的范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