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惧之地(当位);变离错坎综离。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子夏易传;逺於陽也。困何以明。守位而困,可惜者也。
六四,困蒙,吝。
朱熹:既远于阳,又无正应,为因于蒙之象。占者如是,可羞吝也。能求刚明之德而亲近之,则可免矣。
程传:四以阴柔而蒙暗,无刚明之亲授,无由自发其蒙,困于昏蒙者也,其可吝甚矣。“吝”,不足也,谓可少也。
王弼曰:独远于阳,处两阴之中,暗莫之发,故曰“困蒙”也。困于蒙昧,不能比贤以发其志,亦以鄙矣,故曰“吝”也。
胡炳文曰:初与三比二之阳,五比上之阳,初三五皆阳位,而三五又皆与阳应,唯六四所比所应所居皆阴,困于蒙者也。蒙岂有不可教者?不能亲师取友,其困而吝也,自取之也。
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朱熹:实,叶韵去声
程传:《蒙》之时,阳刚为“发蒙”者,四阴柔而最远于刚,乃愚蒙之人,而不比近贤者,无由得明矣。故困于蒙可羞吝者,以其独远于贤明之人也。不能亲贤以致困,可吝之甚也。“实”,谓阳刚也。
孔颖达曰:阳主生息,故称“实”。阴主消损,故不得言实。
项安世曰:初三近九二,五近上九,三五皆与阳应,唯六四所比所应皆阴,故曰“独远实也”。
王申子曰:阳实阴虚,“独远实”者,谓于一卦之中,独不能近阳实之贤,故困于蒙而无由达也。
六四,困蒙。吝。
[译文]六四,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译文]《象传》说:困于蒙昧的遗憾,说明唯独六四与阳刚之师最疏远。(实:指阳爻。)
[提示]感叹不从师向学的人被蒙昧所困。
“实”指阳爻。阴虚阳实,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在本卦中,阳实之爻指蒙师,阴虚之爻指蒙童。蒙童没有知识,空空如也,所以要虚心向学,开发智慧。如果远离明师,不主动亲近,必然困于蒙昧。六四就是指这样的人。在蒙卦中,的确唯独六四这一爻距离阳爻最为疏远,与九二、上九两阳爻既非亲比,又无正应关系。所以,它得不到明师的教化,同时又处于六三、六五两个阴爻中间,周围都是蒙昧阴暗之气,而它本身又是以阴爻居于阴位。从主观上看气质昏暗,从客观上看锢蔽又甚,是最为昏昧的蒙童,亟待启蒙教化。所以,卦辞对于六四困于蒙昧深感遗憾。正如孔子所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流浪街头的少年犯,弃学经商的少年儿童,就是这样的人。社会应该帮助他们从“困蒙”之中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