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惧之地(当位);变坤错乾综坤。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六四,安节,亨。
朱熹:柔顺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节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程传:四顺承九五刚中正之道,是以中正为节也。以阴居阴,安于正也,当位为有节之象。下应于初,四坎体水也,水上溢为无节,就下有节也。如四之义,非强节之,安于节者也,故能致“亨”。节以安为善,强守而不安则不能常,岂能亨也。
俞琰曰:六三失位而处兑泽之极,是乃溢而不节,六四当位而顺承九五之君,故为“安节”。
李光地:六四以柔正承五,故曰“安节”。安与勉对,盖凡其制节谨度,皆循乎成法而安行,非勉强以为节者也。于象居坎之下,水之下流也,柔正为水流平地安澜之象。
妄节之亨,承上道也。
程传:四能安节之义非一,《象》独举其重者,上承九五刚中正之道以为节,足以亨矣,余善亦不出于中止也。
钱一本曰:中正之通在五,四以近承,不以徒止为功,更以通行为道,故曰“承上道也”。
李光地:节曰亨,为九五中正以通也,而亨于四言之者,五者水之源也,四者水之流也,水之通在流,承上之源而布之者也。
子夏易传;以隂守柔,當位安節,承主之命得節之道,故能通也。
虞翻曰:二已变,艮止坤安。得正承五,有应于初,故“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家易》曰:言四得正奉五,上通于君,故曰“承上道也”。
六四,安节,亨。
[译文]六四,安然进行节制,可致亨通。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译文]《象传》说:安然进行节制,可致亨通,说明六四能够谨守顺承尊上刚中之道。
[提示]柔顺尊上,万事亨通。
六三知错有悔,勇于补过,从而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六四的处境要比六三好得多了。
是的。六四以阴居阴,柔正得位,处九五尊阳之下,能够顺承九五中正之君,故为“安节”,因此前景一片亨通。《象传》“安节之亨,承上道也”正是阐明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