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凶之象(失正);变离错坎综离。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朱熹:“苏苏”,缓散自失之状。以阴居阳,当震时而居不正,是以如此。占者若因惧而能行,以去其不正,则可以“无眚”矣。
程传:“苏苏”,神气缓散自失之状。三以阴居阳不正,处不正,于平时且不能安,况处震乎,故其震惧而“苏苏”然。若因震惧而能行,去不正而就正,则可以无过。“眚”,过也。三行则至四,正也。动以就正为善,故二“勿逐”则自得。三能行则“无眚”,以不正而处震惧,有眚可知。
赵光大曰:当震时而惧益甚,精神涣散,故为“震苏苏”之象。然天下不患有忧惧之时,而患无修省之功。若能因此惧心而行,则持身无妄动,应事有成规,又何眚之有?
杨启新曰:震而不行,徒震耳,行者,改图也,此恐惧所以修省也。
震苏苏,位不当也。
程传:其恐惧自失“苏苏”然,由其所处不当故也,不中不正,其能安乎。
李光地:震当“虩虩”,不当“苏苏”。六三当重震之间,正奋厉以有为之时也,而以阴不中正处之,至于苏苏缓散,故曰“位不当”。
子夏易传;弱而无当,苏苏也。居不安矣。行乃无眚也。
虞翻曰:死而复生,称苏。三死坤中,动出得正,震为生,故“苏苏”。坎为眚,三出得正,坎象不见,故“无眚”。《春秋传》曰:晋获秦谍,六日而苏也。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译文]六三,雷震之时惶惶不安,此时如果能因雷动而警惧前行,将不会有什么过失。(苏苏:不安的样子。眚:音sheng,过失。)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译文]《象传》说:震动之时惶惶不安,说明此时六三居位不当。
[提示]谨慎前行,可以避灾免祸。
六三以阴柔之质居于阳刚之位,不中不正,想到自己居位不当,故而整日忧惧不安。
对。所以《象传》说:“震苏苏,位不当也。”不过六三无乘刚之咎使他有了自救之路。他怀着惊惧之心谨慎前行,终日修身省己,终于免除了灾患。王弼在《周易注》中也这样说:“不当其位,位非其处,故惧苏苏也;而无乘刚之逆,故可以慎行而无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