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初九
地位难知之始(当位);变巽错震综兑。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朱熹:“趾”在下而进动之物也,刚阳处下而当壮时,壮于进者也,故有此象。居下而壮于进,其“凶”必矣,故其占又如此。
程传:初阳刚乾体而处下,壮于进者也。在下而用壮,“壮于趾”也。趾在下而进动之物,九在下用壮而不得其中。夫以刚处壮,虽居上犹不可行,况在下乎?故征则其“凶”。“有孚”,“孚”,信也,谓以壮往则得“凶”可必也。
王弼曰:在下而壮,故曰“壮于趾”也。居下而用刚壮,以斯而进,穷凶可必也,故曰“征凶有孚”。
王申子曰:卦虽以刚壮为义,然爻义皆贵于用柔,盖以刚而动,刚不可过也。趾在下而主于行,初乾体而居刚用刚,是壮于行而不顾者也。在上犹为过,况下下乎?其“凶”必矣。
壮于趾,其孚穷也。
朱熹:言必穷困。
程传:在最下而用壮以行,可必信其穷困而凶也。
王申子曰:居下而用壮,任刚而决行,信乎其穷而凶也。
子夏易传;剛以處下,不有其大,初而遂用其壯也。壯在乎趾,何以用哉,以之而征,凶其冝也,故信有窮也。
虞翻曰:趾谓四。征,行也。震足为趾,为征。初得位,四不征之五,故“凶”。坎为孚,谓四上之五成坎,已得应四,故“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虞翻曰:应在乾终,故“其孚穷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译文]初九,足趾强盛,若急于前进则凶险无疑。(孚:信,的确无疑。)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译文]《象传》说:足趾强盛(而急于前进),说明初九的确要走向困顿。(穷:穷困,困顿。)
[提示]强盛之时不可躁动。
趾是走路的工具,壮于趾是否就是急于前进的意思?
一点也不错。从爻象上看,初九处于大壮卦之下,对前途充满信心,急于上进。“壮于趾”也即用壮于初。但初九以刚爻居阳位,阳上加阳,躁动过急,很可能未及考虑到循正理,走正道,也就是未能做到前《象传》中所说的“非礼弗履”,若大壮而不正,无异于暴君与强梁,故前进必有凶险,也就是爻辞所说的“征凶”而“有孚”(有孚:的确如此)。所以《象传》说“壮于趾,其孚穷也”,过于刚而急于用壮躁动,其穷困而致凶是必信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