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塨撰《周易傳注》凡例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凡例

一、卦有材【繫辭傳曰:彖者,材也。即居體之體也】。焉而分之。有德【繫辭傳曰:卦之德,方以知,乾健坤順之類是也】。有情【乾文言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謂爻動而變也】。有象【繫辭傳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說卦所取象皆是】。有位【說卦曰:易六位而成章】。有時【繫辭傳曰:六爻相雜,惟其時物】。有義【繫辭傳曰:六爻之義易以貢】。有數【如初二至上,又如三日、三年、七日等數,以及大衍之數皆是】。有主爻【如无妄剛爲主于内是】。

一、卦爻見經者,論本爻,一也;論三畫卦,二也;六畫上下相合論,三也。【内卦爲貞,外卦爲悔】。應爻,四也。【謂一與四,二與五,三與上,陰陽相配者曰應。若俱陰俱陽,則謂之敵應。然應亦有兼數爻言者,如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類】。論位,五也。【凡卦以二五爲中。又初陽二陰,三陽四陰,五陽上陰,陽爻居陽,陰爻居陰,爲得位之正,否則失位不正。又八卦正位,乾坎在五,坤離在二,震在初,艮在三,巽在四,兌在上。又初二三離位,四五上坎位,見啓蒙易傳】。有乘,六也。【上爻乘下爻也。如屯六二,乘剛也】。有承,七也。【下爻承上爻也。如蠱初六,意承考也】。互卦,八也。【孔子所謂中爻也。如春秋周史占觀之否,曰:冇山之材,山岳配天。皆指互艮言】。

一、卦爻義即經而可見者,本爻不變之義,一也。爻變則三畫卦變,二也。【如師,初六變則下卦爲兌,知莊子解師初六曰川壅爲澤】。六畫卦亦變,三也。【如師,初六變則卦爲臨,知莊子解曰不行之謂臨。並非占而爻變,始論變也。蔡墨謂乾之姤、乾之同人皆同此】。比爻,四也。【相連爻也,繫辭傳言近者是也】。兩互成一卦,五也。【如泰,二互爲歸妹是也】。對易,六也。【如乾、坤、頤、大過等卦是,即文言所謂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反易,七也。【如鼎與革反易,故初六有顚趾象,下巽反兌,有得妾象】。重易,八也。【如履與夬因重相易,則九五有夬象】。伏羲畫卦以交易,【一索、再索、三索,即爻變也】。成六十四卦以重易,文王序卦則以對易。反易似體,九也。【如頤似離而稱龜,大壯似兌而稱羊,類前儒亦名大體、厚體。如上經終坎、離,其前爲頤、大過;下經終旣濟、未濟,其前爲中孚、小過,皆大離、大坎象也。或謂大體不可取,則噬嗑似頤,彖傳曰頤中有物,豈聖言不可遵耶?】

一、彖辭與爻不同,不觀變,故繫辭傳于彖言材,爻言動。

又曰: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舊儒彖辭亦有以爻變解者,則彖六爻俱備,當何爻變?何爻不變?漫无式憑,不可爲訓。

一,七八爲彖,九六爲爻,原有參伍錯綜,不可執一。然而爻辭與彖辭亦必對玩,不可覻後而忘前也。苗氏獨得解曰:泰卦彖傳以上下交爲義,四爻陰首,正當下交,故爻辭曰翩翩以隣。朱子《本義》解作小人合交害正,則不會卦義矣。小象釋曰:皆失實。實者,陽也。三陰無陽,故來下交。《本義》又謂陰當居下,在上爲失實。殊不思失實言皆,則兼五爻,五爻帝乙歸妹,亦不宜在上乎?又不思泰交原取陰上陽下乎?爻辭不明看小象,小象亦誤解,愈遠爻義矣。

一、爻辭論《本義》外,間及爻變者。【如訟九四渝安貞,小畜上九旣雨之類】。祇其爻變,餘爻不變。【如論乾初爻,祇初爻變,蔡墨所謂乾之姤是也。或此爻辭明指他爻者,亦間論變,故朱震易傳有陰陽相應相納而變之說,然用此義者甚少】。若先儒說象,本爻不能解,遂展轉他爻。【如小畜九三輿說輻,獨得解,謂坎爲輿,二變成坎之類】。則論一爻而諸爻盡變矣,且或變或不變矣,何以爲凖?

一、繫辭傳謂:易原始要終,以爲質也。六爻相雜,惟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蓋六爻相聯,有初有中有終,首尾合觀,勢如率然,此玩易之法也。獨得解曰:宋人解爻辭,不顧前後,如解之初六无咎,以其剛柔際也。乃于四爻,則謂應不以正,豈在初无咎,而于四則有咎乎?何以言剛柔際乎?

一、伏羲作卦,而文王之彖因之,周公之象因之,孔子之傳又因之。學者須先觀玩卦畫,次及卦名,不得誦辭,乃忘原本。

一、孔子彖傳即彖之註,象傳即象之註,不得背此别詮彖、象。

一、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天時人事之列像也。讀之而不能身心洞徹,世事弗知,經濟過誤,雖讀易亦奚以爲?

一、聖敎罕言性天,觀易亦可見。乾、坤四德,必歸人事。以下屯建侯,蒙初筮,每卦皆言人事。至于大傳,乾大始,坤成物,合以賢人德業,陰陽性道,歸之仁知君子,鼔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以明聖人之崇德廣業,有憂患焉。其餘專明人事,此易之大旨也。

一、《本義》筮法非古,予輯古人筮占一帙,曰周易筮考附後,亦彰往察來之一助也。

一、易有道,有數,有象,有占。然繫辭傳曰:易者,象也。道寓象中,數占即象而見,一言象而易盡矣。【六十四卦,六十四象也;三百八十四爻,三百八十四象也。而每爻中復具數象,則象不可勝窮,皆畫虚象以待實徵,所以能盡天下之變也】。王弼、韓康伯不知象,而掃之不足道。兩漢諸儒皆言象,而或得或失。元人吳澄作纂言,則穿肉附毛,強桃代李。至明來知德易註,何楷訂詁,漸順適而尚多附會。今但求自然,不事強造。且即象玩義,非謂象解必合聖心,不可更移如此活看,庶幾觀象玩辭之道也。

一、易象隨觸而呈,不必全設。如損、益皆有損剛益柔之象,而彖傳惟用于損卦,不見于益;既濟、未濟皆有剛柔應之象,而彖傳惟用于未濟,不見既濟,所謂不爲典要也。故詮卦爻隨機論象,不必比例。若觀者執一以繩一,膠柱刻舟,左右之袪,分寸必齊,則于易道奚啻逕庭而遙?

一、易入漆城已久,若與先儒辯難,卷不勝載,故是編但註經意,不爲駁言。惟如河圖、洛書等甚有關者,則不得已辯之。

一、伏羲畫卦,而後文、周繫辭,孔子贊易,皆以成已成物爲世道人心計也。若于三聖所言之外,再出枝節,非小道術數,則曲說纖巧,易之亡晦,皆以此也。故于五行、勝負、分卦、日,及京房一世、二世、三世、四世、遊魂、歸魂諸說,俱不入。即至上下經乾、坤之爻各三十,而爲否、泰、損、益等論,雖有附合,而聖言所不及,亦一概芟除不錄。一、後人偶獲一見,附離聖經,曲爲比合,甚失易妙。【爻下亦有及古人行事者,乃以其爻義難明,借以明之,非執定一事也】。至于流于異端,牿于方技,如參同契、易圖鉤隱、三易洞璣諸書,皆亂易者也,學者勿爲所熒。

一、自漢、唐以來,易書閱幾百家,而十九影响。朱子作《本義》曰:吾于易乃隔四五層解。

又曰:下經下繫難會。其不自是而惡人異己也審矣。故明代時文,一遵朱註,而易註乃有來矣鮮諸人行世。世亦未有以異朱而訾謷之者,以易道廣大,原賴發揮也。學者無見舊人一說,遂自封錮。

一、引前儒註解,則書某曰,不没所自也。若用其意而削飾之,或一段祇三二句屬先儒者,則分註某人或某書行下。

一、春秋傳一人而前後稱名、稱字、稱氏、稱爵,雜見迭出。孟子于顏淵子之亦名之,亦字之,則子不必重,名不必輕。編内引漢儒多書名,宋儒多書子氏,以今人去漢遠,莫辨誰何,須名以識之。宋日在人耳目前,不必也,非有軒輊。

後學李塨謹識。

相关推荐

(清)毛奇龄介绍

毛奇龄(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明末诸生

旧版内容 31 2023-02-23

(清)李塨撰《周易筮考》

(清)李塨撰《周易筮考》作者简介李塨(1659年5月14日——1733年2月14日) ,清初哲学家。字刚主,号恕谷。直隶(今河北)蠡县曹家蕞人。他是颜元学说最得力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展者,在教育方面颇

旧版内容 30 2023-02-23

【周易十翼】杂卦传-(清)李塨撰《周易传注》

伏羲之畫八卦也,剛柔相摩,其重為六十四卦也。八卦相盪而卦成,後觀之乃多兩卦反易,祇為一卦者六十四卦。除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八卦隂陽對易,不能反易,餘皆一卦反覆成兩卦。如屯、蒙為一卦,需

旧版内容 13 2023-02-23

【周易十翼】序卦传-(清)李塨撰《周易传注》

孔子盖逆知後儒有僭易經文者,故言上下篇相次之義以定之。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

旧版内容 12 2023-02-23

【周易十翼】说卦传-(清)李塨撰《周易传注》

周易傳註卷七通州學正李塨撰說卦傳言八卦用于揲蓍,極于性命,其相錯,其及物,並其方位時氣而及其德其象,皆說卦也。但言八卦者,六十四卦祗八卦也。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于隂

旧版内容 24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