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十翼】系辞•上传下-(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欽定四庫全書*易經存疑卷十

 

明林希元撰

 

繫辭上傳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此章本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先言河圖者,數之宗祖也。伏羲之時,龍馬出河,背上旋毛圈子有自一至十之數,而其位則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此天地精粹之氣聚於一物之身,以顯造化之迹者也。然人知龍馬之負圖,不知河圖之有數;知河圖之有數,不知其為天地之數;知河圖為天地之數,不知何者為天,何者為地。故夫子即是圖而指出以示人曰:某是天數,某是地數。盖天屬陽,陽之數奇,圖數之奇者皆屬乎天;地屬隂,隂之數偶,圖數之偶者皆屬乎地。故天之數則一,地之數則二,天之數則三,地之數則四。若五若七若九,是皆奇數而屬乎天也;若六若八若十,是皆偶數而屬乎地也。此是直指點圖數之屬天屬地者以示人,未有意義。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上既據圖指點出天地之數以示人,此乃解釋其義。天數五,地數五,是據其大槩而計之。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是積其全數而計之。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畧解其義。成變化,行鬼神,是盡發其義。意謂河圖之數,奇者屬天,偶者屬地。即是觀之,一三五七九皆奇數而屬乎天,是天之數有五也;二四六八十皆偶數而屬乎地,是地之數有五也,是五位也。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七與八,九與十,各以奇偶為類而自相得。盖從一至十,一變一化,以序而生出水火木金土,如兄弟第一第二之相與也。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一奇一偶,各以兩相合而奇偶之相為生成。盖以五合五,一生一成,相與而生水火木金土,如夫婦之配合而生育也。天之數五,積而計之,一與九為一十,三與七為一十,而單一箇五,是天之數二十有五也。地之數五,積而計之,二與八為一十,四與六為一十,又單一箇十,是地之數三十也。二者合計之,天地之數共五十有五,此天地之全數,乃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盖天以一變生水,地以六化成之;地以二化生火,天以七變成之;天以三變生木,地以八化成之;地以四化生金,天以九變成之;天以五變生土,地以十化成之。一奇一偶,相為次第,一變一化,相為生成。五行之生,莫非隂陽變合之妙,所謂成變化者如此。鬼神只在變化生成上,天一生水,是來而伸神也。地六成之,則生者往而屈,而地六之成水者,又為來而伸矣。地六成水神也,及地二生火,則地六又為往而屈,而地二之生火,又為來而伸矣。地二生火神也,及天七成之,則地二又為往而屈,而天七之成火者,又為來而伸矣。天七之成火神也,及天三生木,則天七又為往而屈,而天三之生木,又為來而伸矣。以至地八之成木,地四之生金,天九之成,天五之生土,地十之成,其往來屈伸皆是如此,皆鬼神之所在,故曰行鬼神。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正是成變化、行鬼神處。五位即五數,不曰數而曰位者,位數之所居也。

 

五數不過水、火、木、金、土之生成爾。五行之生,自微至著,自一至十,乃微著之節次,而其迹見於龍馬之身也。此五行與太極圖陽變隂合之五行不同。太極圖說造化初生之五行,此就萬物之生成言。

 

蒙引曰:凡物資始時屬水,流行時屬火,向於實則木矣,實之成則金矣。

 

又曰:水質微,故居先;火漸著,故次水;木則著而實矣,故次火;金則實而固矣,故次木;土則以全體而言,故居中。

 

五行各有生成,其生成則分屬乎天地。生於天者成於地,生於地者成於天。故水生於天一,成於地六;火生於地二,成於天七;木生於天三,成於地八;金生於地四,成於天九;土生於天五,成於地十。然水生於天一,越二三四五凡四位,而後地六成之,不亦緩乎?盖五行之生成,實相連接,只在一時。方其水之生也,而成即接之,固無天一生水,又間五位,待地六然後成之之理。特五行之生數止於五,除一二三四五生數之外,自六至十皆是成數,而為生數之副。以五成數循序而配,五生數則六當配一,七當配二,八當配三,九當配四,十當配五。以其相配而數之,則一變生水,六化成之云云,本義之所云爾。然是數之在馬圖也,一與六居北,二與七居南,三與八居東,四與九居西,五與十居中。一生一成,恰同一位,似有人力布置之所為者,而實天地所生之自然。此所以為造化之妙,非人之所可知也。

 

勉齋黄氏曰:造化之初,天一生水而三生木,地二生火而四生金。盖以隂陽之氣,一濕一燥而為水火,濕極燥極而為木金也。

 

五位相得,一二三生數相連,謂之相得是也。如六則是成數,乃接五而謂之相得,似乎難說。

 

蒙引曰:一至五生數已備,至此則成數當繼之矣。故五後即繼以六,總是五行一氣也。今此說似乎可通,不然則無說矣。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上言河圖之數,正為易數張本爾。故此承言大衍之數,盖易之用也。本義謂河圖中宫之數,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者,盖河圖一箇五乘一箇十,便成五箇十,以五箇十乘一箇五,便成十箇五。聖人有見於此,故就中宫之數而衍之。盖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但是一便含箇十,數始必有終之義也。河圖中數是五箇一,取一箇一衍之而成十,取五箇一而各衍之,則成五箇十矣,故曰大衍之數五十。程子曰:數始於一,備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則為五十。朱子曰:中數五衍之而各極其數以至於十者,一箇衍成十箇,五箇衍便是五十。即此可見大衍之說。

 

玉齋胡氏本身是一是二是三之數,恐未是。

 

朱子曰:河圖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數。大衍五十,是聖人去這河圖裏面,取那天五地十,衍出這箇數。大槩河圖是自然底,大衍是用意以揲蓍求卦底。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本是變化之物,然無蓍策,則其變化亦無自而顯。故聖人作易,生蓍倚數,教人揲蓍求卦。大衍之數五十,此蓍策之全數也。蓍一百莖,可當大衍之數者,故至用以筮,則止用四十有九。其一置之不用,此五十數若全用之,則其數不行,而無以成易。必置一不用,而後其數始行,始可以成易,此則神不可知處。故本義謂出於理勢之自然,非人智力之所能損益也。啓蒙謂虚一以象太極,本義削去不用。蒙引謂氣有為而理無為,故虚其一以象太極之無為。

 

愚按:太極動静而分隂陽,太極非無為者也。况太極雖不雜乎隂陽,亦不離乎隂陽。今虚一不用以象太極,却把太極與隂陽判而為二,尤為未穩。愚意啓蒙之說,非本義所以不用,其或以此也歟?以分而為二以象兩儀觀之,則四十九策未用之先,太極渾淪,隂陽未判之象也,但聖人不言爾。

 

羣書考索曰:揲蓍之法,四十九蓍聚之則一,而四十九隱于一中;散之則四十九,而一隱于四十九中。一者道也,謂之無則一在,謂之有則不可取。四十九者用也,静則歸於一,動則惟覩其用,一在其間而不可取。此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也。

 

以四十有九之策,信手中分而為二,左右二手各得其一,以置之左右一大刻之間,此所以象兩儀也。以右手取右大刻之策,掛于左手小指之間,此所以象人而參三才也。以左右兩手之策,各四數而楪之,此以象歲之有四時也。以所揲四數之餘,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扐於左手中三指之兩間,此以象歲之有閏月也。歷法三歲一閏,五歲再閏,故揲蓍之法,左掛左揲左歸奇,右揲右歸奇,凡有五節,五節之中,凡有再扐,然後别起一掛,正以象五歲之再閏爾。

 

掛一當一歲,揲左當二歲,扐左則三歲一閏矣。又揲右當四歲,扐右則五歲再閏也。故再扐而後掛。西山蔡氏曰:天地之數三百六十,每歲氣盈六日,朔虚六日,一歲餘十二日,三歲餘三十六日,以三十日為一月,更餘六日,又二歲餘二十四日,合前所餘六日為三十日,為再閏。

 

氣盈者,天之數;朔虚者,月之數。

 

朱子曰:歲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凡三百六十者,一歲之常數也。故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二百三十五分者,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五百九十二分者,為朔虚。合氣盈、朔虚而閏生焉。據此,氣盈、朔虚俱不至六日。蔡氏云:六日者,舉成數也。此其大畧者爾,其詳當觀書帝命羲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蔡傳: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上言揲蓍求卦之法,於造化既有所象。此言過揲之策,於造化亦有所象。乾坤之策,二篇之策,皆過揲之策也。朱子大傳所謂乾坤二篇之策者,正以其掛扐之外,見存蓍數為言爾。盖揲蓍之法,凡三揲掛扐,通十三策,而見存三十六策,則為老陽之爻。三揲掛扐,通十七策,而見存三十二策,則為少隂之爻。三揲掛扐,通二十一策,而見存二十八策,則為少陽之爻。三揲掛扐,通二十五策,而見存二十四策,則為老隂之爻。大傳專以六爻乘二老而言,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書命羲和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本義》: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又不彀六日。本文曰: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者,舉成數而言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一爻三十六,二爻七十二,三爻一百單八,四爻一百四十四,五爻一百八十,六爻則二百一十有六也。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一爻二十四,二爻四十八,三爻七十二,四爻九十六,五爻百二十六爻,則百四十有四矣。

 

又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者,以老陽之數計之也。坤策亦然,故承此而言。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者,皆老數也。

 

《本義》:凡陽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重老陽之數也。隂爻亦然。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朱子曰:二篇之策當萬物之數,亦是取象之辭,不是萬物恰有此數。二篇之爻總有三百八十四爻,隂陽各半。陽爻一百九十二,一爻三十六策,總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隂爻一百九十二,一爻二十四策,總得四千六百八策。隂陽總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此當萬物之數。

 

當萬物之數,盖萬物之數至多也,而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亦多之至也,故以為當萬物之數。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分二掛一條,正是揲蓍求卦之法,此四營而成易也。其成内外卦,只是自此而積之爾,故曰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易即變也,故四營成易之下,即繼之十八變方成卦也。

 

八卦而小成。

 

上言十有八變而成卦,此言八卦而小成,明卦之有内外體、大小成也。盖四營而成一變,三變則成一爻,九變則有三爻,此時既成八卦於六畫之卦,則為小成也。

 

蒙引曰:上言一變,遂乘勢說到十有八變而成卦處,中間内體一節未及發,故翻足之以此句。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引伸是自十八變成卦之後而引伸之,不是自八卦小成而引伸之。此與易學啟蒙之說不同。蒙引有辨,言既十八變而成卦,由是引而伸之,視其爻之變不變以為動静,則一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又以一卦為準,觸其類而長之,則六十四卦每卦皆可變為六十四卦,凡有四千九十又六卦也。變而至是,不可復加矣,故曰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上言揲蓍求卦之法,成於十有八變,極於引伸觸類,則其法已盡矣。此則語其功效以示人也。道是易中之所具者,如所謂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是也。當夫十有八變之後,引伸觸類之餘,觀其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則此理昭然於卦爻之辭,是道因辭而顯也。德行是民生日用之所行,如建侯、行師、婚媾、祭祀、涉川、攸往是也。萬民疑於吉凶之途,而莫知趨避,則民行無由濟,其德行滯而不通。及以蓍問易,十有八變之後,引伸觸類之餘,則見其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而吉凶之理皆具於卦爻之間。由是用之以作事,則吉以之趨,凶以之避,民皆亹亹忘倦,勉勉不怠,而民行以濟,德行以通,有若神明之所為者,故曰神。德行後章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即是此意。

 

道是吉凶之理,德行是趨吉避凶之事。問:易者必因數而得辭,因辭而見道,見道而後德行可成,此其序也。本義以顯道屬之辭,神、德行屬之數,似失其序矣。况此章專指蓍卦,未及乎辭。若去辭字,不道顯道、神、德行俱歸之蓍,尤似潔浄。但不知朱子當時為何似此分釋?

 

酬酢祐神,總承顯道神德行,不必分屬上文。

 

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變化之道,皆神之所為也。故能知變化之道,則知神之所為。此夫子有見於易數而重致歎,頗似中庸苟不固聰明聖智達天德者,孰能知之意思。

 

右第九章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凡人用易有兩様:卜筮是一様,所謂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也;有不用卜筮是一様,所謂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是也。如孔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又如先儒所謂孟子善用易,此不用卜筮者。此章以言者尚其辭,是不用卜筮;以動者尚其變,是用卜筮;以制器者尚其象,亦有不用卜筮者。此須兼動静言。

 

以言,不是空言,是欲斷事也。如雋不疑引經斷獄是也。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子曰: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占而已矣。此尚辭以發言也。盖易辭該天下之事理。子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其該天下之事理可見,故曰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尚其辭以發言斷事,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矣,故曰以發言者尚其辭。事物交接,念慮初起,經營籌度其應接之方,是之謂動。凡人揲蓍求卦,四營而為一變,其所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隨其所趨而無一定。三變之後,所餘之策,或七或八,或九或六,隨其所趨而無一定,是之謂變。應接之初,不可執定要如何,惟視蓍策之變,看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然後以之應接。如得卦爻事理無失,是可作也,可作則作,無專主焉。如是卦爻事理有失,是不可作也,不可作則止,無定執焉。是之謂尚變。盖動者事之未成,變則象之未定者也。舊說人之舉動,不可執滯,當如蓍策七八九六之變之無定。

 

愚按:依此說,則以動尚變為空虚,初不粘蓍策卦爻之變化,恐尚有碍。如愚說,於不可固滯之意自在也。學者細思,當自得之象,是變之已定。如六畫純陽,為乾之象;六畫純隂,為坤之象;一陽動於五隂之下,為復之象;一隂伏於五陽之下,為姤之象。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然。器是動之已成,如建侯、行師、婚媾、祭祀、涉川、攸往之類是也。凡此等事,皆具之易。易之所具,自有其象。如屯初九,則有建侯之象;師貞,丈人吉,无咎,則有行師之象;屯之六二,則有婚媾之象;隨之上九、升之六四,則有祭祀之象;需卦坎水在前,乾健臨之,則有利涉之象。人之制器,取其象而法之,則不愆不忘,而事以之濟矣。故曰: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動尚變,以制器尚象,只是一事而分始末爾。占不外乎辭,繫於卦爻之下則為辭。揲蓍求卦,看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其辭之或吉或凶,在所當用,則謂之占。用易卜筮以知吉凶者,則當考其占也。考乾元亨利貞之辭,可知其吉也;考乾上九亢龍之辭,可知其凶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然。故曰:以卜筮者尚其占。

 

蒙引曰:不可泥卜筮字。泥卜筮字,則須卜筮後方得占,如何乃取占以用之於卜筮?愚謂依愚說,用易以卜筮者,則當考其占,其辭未為不順。若依蒙引,謂泥卜筮字是取占以用於卜筮,乃拘上三句,欲一例觀之,恐聖人之言不若是之拘。況卜筮明是實事,乃作假借字說,不惟失了本來面目,且又多事。學者細思,當自得之。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本文問焉而以言,

 

《本義》:發言處事,又是添字,恐不是聖人本意,亦無揲蓍求卦去發言者。依愚見,以言當作問易之言。

 

朱子小註曰:言是命龜受命,如響龜受命也。此說當從。若作發言去處事,則少有處事而必用言者。若發言處事平重,則不應本文遺了事字,故以言作問易者之言為當。遠近幽深,如事在千里之外,百年之久,遠也;在几席之下,旦夕之間,近也。事有在幽暗之中,如漢、唐諸臣之謀誅宦官,宋太祖、太宗之謀代周,是幽也。事有禍幾之所伏,如曹、劉割地,基於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之一言,武后在唐太宗時為才人,李淳風謂其人已在陛下宫中,是深也。通典以造化氣數之推遷為幽,人心念慮之發動為深,似未是。盖來物吉凶也,人事方有之。若造化氣數之推遷,遠了人心念慮之發動,則是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者,又安得為深?

 

無有遠近幽深,遂知將來之吉凶,於此見易辭為天下之至精。盖當初聖人繫辭,是看得卦爻中義理是如此,然後設箇虚象來說,於萬事無不該。如乾初九設箇潛龍之象,其占曰勿用,看隨甚様人皆用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如此,所以曰天下之至精。若說得執殺不能該天下之理,便是粗底事,理不為精矣。朱子學易篇:理定既實,事來尚虚。用應始有,體該本無。稽實待虚,存體應用。可味至精之意。

 

雲莊劉氏曰:筮法占卦爻之辭,然其辭或有不相應者,吉凶何自而決?盖人於辭上會者淺,於象上會者深。伏羲教人卜筮,亦有卦而已。隨其所遇,求之卦體、卦象、卦變,無不應矣。文王、周公之辭,所該終有限,故有時而不應。必如左傳、國語所載卦體、卦象、卦變而推互體,始足以濟辭之所不及,而為吉凶之前知爾。讀易者不可不察也。

 

愚按:聖人至精之言,只是大綱,且據易辭而贊之爾。要之,於辭上會者淺,於象上會者深,信如劉氏之說。予於虚齋易蒙引序云:易可象而不可言,可言而不可盡。意正如此,學者不可不知。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變,是一箇數目。既以三數之,復以五數之。如三十箇錢,以三數之,得十箇三,是三十也;以五數之,得六箇五,五六三十也。揲蓍之法,自四營而三變,只是一下數去,無一數而復重參伍以數之事。曰:參伍以變,亦是借其字様,以顯一先一後,更相考覈,以審多寡之實之意爾。

 

錯綜其數,朱子語録謂六對九,七對八,便是東西相對為錯。六上生七為陽,九下生八為隂,便是上下為綜。愚謂若只得七八,則無上下矣。謂六便對九,七便對八,亦是揲時所無,只是尋箇九七來與六八對爾。依愚見,錯綜二字只是三變之際分布蓍策,三變之後總挈蓍策爾。如一變之後置掛扐之策於格上第二小刻,二變之後置掛扐之策於格上第三小刻,此所謂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三變之後將所置三刻之策總取起來計算,看是九是六是七八,此所謂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

 

一變之中,就有參伍。如左掛左揲,左歸奇參也;右揲,右歸奇伍也。

 

文者,隂陽老少之稱。方其一變之餘,所得之策非一二則三四,未知其為七八九六,隂陽老少之文未成也。及三揲兩手之策,是之謂通其變。其所得之策非七八則九六,七為少陽,八為少隂,九為老陽,六為老隂,是天地之文於是乎成矣。

 

三變之後,方見錯綜。如三變之策,布而為三錯也,挈而為一綜也。其所得之策,非七八則九六,未見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動静之象未定也。自三變而十八變,是之謂極其數。是時所得之卦,如六畫皆七,則為純乾;六畫皆九,則乾變而之坤。六畫皆八,則為純坤;六畫皆六,則坤變而之乾。是卦爻動静之象,於是乎定矣。

 

蒙引曰:通其變,謂變到極處,而天下之文已成;極其數,謂數到完處,而天下之象已定。

 

又曰:動與變不同,如九六變也,七八不變。至於動,則或九六為動,又或五爻為九六,則一爻得七八為動者矣。動則不分九六與七八,

 

天下之至變,謂圓神不倚,變化無方也。惟其如是,故能為多為寡,為奇為偶,為老為少,為動為静,莫知其方,惟變所適。故曰:非天下之至變,孰能與於此?參伍錯綜,通變極數,均是尚變尚象之事。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上言尚辭、尚變、尚象、尚占之事,以至精至變贊之,此則推本於至神,即本義所謂四者,易之體所以立而用所以行也。要不過前章神无方而易无體之意爾,神其體,變其用也。

 

易只蓍卦。蓍卦本是箇無商度底事物,故曰无思无為,寂然不動。是言人未揲蓍求卦之時,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是上文遂成天地之文,遂定天下之象,受命如響,遂知來物之意。盖即上文而再滕說,以歸於至神也。

 

言易不外蓍卦爾。蓍雖有象變,然其未動也,只是四十九之枯莖而已。卦雖有辭占,然其未顯也,只是六十四卦之形畫而已。思出於心,易則无心也,何思之有?為起於思,易既无思也,何為之有?方人之未問易也,蓍在櫝,卦在冊,如洪濛之未判,如朕兆之未形爾,此其寂然不動者也。及人之問易也,象變辭占因之而得,吉凶悔吝因之以報,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焉。若此者,是其至神之妙,无有方所,故能有感,即通之如是也。使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哉?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上言尚辭、尚變、尚象、尚占既畢,此欲明上文所為聖人之道也。故曰: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要之,極深研幾,只是上文之至精至變爾。言辭占為天下之至精,而受命如響,遂知來物,則辭占也者,是聖人之所以極深者也。象變為天下之至變,而參伍錯綜,成文定象,則象變也者,是聖人之所以研幾者也。盖天下之事,隨其得失,莫不有吉凶之報。然當其作事之始,吉凶未見,而其理隱於未形,所謂深也。辭占則受命如響,遂知來物,於吉凶未形之幾,而預先窮究,出其理以告人,是有以極其深也。蓍策未動之先,隂陽老少,卦爻動静,未知其所分,事之吉凶悔吝,未知其所判,其理最是微妙難見,所謂幾也。象變則因蓍而形,因揲而得,卦爻之隂陽老少動静,事之吉凶悔吝,無不研究,出來示人,是有以研其幾也。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易惟聖人所以極深也,則天下之人迷於吉凶之途,而莫知所趨避者,今則知其孰為吉而在所當趨,孰為凶而在所當避,天下之心志於是乎通矣。易惟聖人所以研幾也,則天下之人眩於趨避之故,而莫知所為者,今則以之而成文定象,以之而用動制器,天下之事務於是乎成矣。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此又即上文之意而歸之神,與上文易无思无為一條意思相似。言幾深之所在,即神之所在也。惟神也,故其所以通志成務者,皆不待疾而自速,不待行而自至。言其不用人力也,方是神之所為。

 

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此承上文之意,而用首章之句以結之。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研幾,通志成務如此,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者,此也。

 

此章是盡上章未盡之意,蒙引說亦明白。

 

右第十章

 

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此承上章言卜筮之事,亦盡前章未盡之意也。開物成務,知行之意。示人以吉凶之途,使知所趨避,而迷惑以之開,是開物也。既知吉凶之所在,而吉以之趨,凶以之避,事務以之成,是成務也。冒天下之道,言天下道理皆在其【周易十翼】系辞•上传下-(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冒之中,無所遺漏。盖舉凡天下之事,小而涉川攸往,大而建侯行師,精及無形,粗及有象,其吉凶悔吝之理,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無不包括。隨人以事問易,而易皆有以開物成務,所以說冒天下之道。語類曰:易之為書,因卜筮以設戒,逐爻開示吉凶,包括無遺。如將天下許多道理包藏在中,故曰冒天下之道。如利用為大,作一爻象,只曰下,不厚事也。自此推之,則凡居下者不當厚事。如子於父,臣於君,僚屬於官長,皆不可以踰分越職。縱可為,亦須是盡善,方能無過,所以有元吉无咎之戒。

 

愚按:必依此說,方說得冒天下之道。若一爻只管一事,則爻只三百八十四,何足以盡天下之事變,而冒天下之道哉!

 

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三句,承上文開物成務言。易以開物,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易以成務,故聖人以定天下之業。聖人用易通志定業,則天下之疑惑於是乎斷矣,故曰以斷天下之疑。是故字輕,若依愚此說亦通。但繫辭傳中此類甚多,如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是故蓍之德圓而神之類可見。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此言聖人無卜筮而知吉凶,必先有此,然後作易,以前民用。故語類謂此言聖人作易之本。

 

凡物圓則流動,流動則神;方則止定,止定則知。蓍方其四營之時,初莫知其為一、為二、為三、為四;及三變之時,又莫知其為七、為八、為九、為六。是圓轉而不定,變化而無方也,故曰其德圓而神。卦是揲蓍得者,方其始揲之時,未知其為何卦、何爻,吉凶之理,茫然未知。及夫十有八變之後,看所得者何卦,所值者何爻,而卦爻所具之理,或為吉,或為凶,皆一定而不可易,故曰方以知。方者,一定而不轉移也;知者,中藏是非之理也。

 

六爻之義,變易以告人。如乾之六爻,則有潛、見、惕、躍、飛、亢之殊;漸之六爻,則有干、磐、陸、木、陵、逵之異,此其變易告人處。貢曰告,是即書冒貢于非幾之貢字。聖人體具三者之德,而無一塵之累,便似把他來洗濯自家心一般。語類曰:是以那易之理來洗自家心了,更沒些私意小知在裏許。

 

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此聖人圓神之德也。來,是吉凶之朕兆已萌而將來者也。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是以聖人清明在躬,志氣如神。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曰神以知來。文理密察,足以有别,此聖人方知之德也。往,是吉凶雖未有朕兆,而其理已一定者也。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是矣。聖人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何者為吉,何者為凶,其理都藏在胸中了,故曰知以藏往。

 

梅福曰:方今君命犯而主威陵,外戚之權日以益隆,陛下不見其形,願察其影。是知其藏往之德者也。

 

吉凶與民同患,言吉凶之來,不知趨避,民以為患,聖人亦與人同也。趨吉避凶,聖人與民同;藏往知來,聖人與民異。此其所以為聖人歟?

 

古之聰明睿知與神武不殺是二項,盖承上文神以知來,知以藏往而言。此惟古之聰明睿知不假卜筮而知吉凶,亦猶神武有以服人而不假殺伐之威者也。故《本義》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謂。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上言聖人無卜筮而自知吉凶,已具作易之本。此承言聖人作為卜筮,教人知吉凶,以終上文之意也。是以字是承上文,言聖人聰明睿知,具圓伸方知之德,不假卜筮而知吉凶,是以上而天道則明之,下而民故則察之。明天道如何切於作易,盖天道不外太極隂陽變化之理而已。自太極而兩儀,兩儀而四象,四象而八卦,八卦而六十四卦,莫非天道之自然,聖人固已默會於心。而龍馬負圖出河,自一至十之數,具天地變化生成之理,又有以啟聖人之獨知。蓍莖之生,其莖丈長,其叢滿百,即其半,又有以合天地大衍之數。神龜之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十居中之文,又有以合乎隂陽之數。凡此皆天之道,而聖人之所明也。察民故如何切於作易,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必然之理也。然斯民之生,蚩蠢無知,方迷於吉凶、悔吝、利害之途,而莫知所趨避,此則生民之故,而聖人之所察也。聖人明於天之道,則知易卦之可作,而蓍龜可用之;卜筮察於民之故,則知民迷於吉凶之途,不可不有以開其先。於是興蓍之神物以教民筮,興龜之神物以教民卜,使民用有以開其先,而民行因之以濟。此聖人作易,教人卜筮之事也。聖人既作卜筮,教人知吉凶,自家亦齋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此又聖人之用易也。盖卜筮未作,聖人固不假之以知來;卜筮既作,聖人亦假之以知來。不以已之能知吉凶而不用,此聖不自聖,乃聖人所以為聖,非若夫人之侮慢自賢也。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此發明上文興神物以前民用之意。乾坤變通,言化育之功,蓍龜之所由生也。見象形器,言生物之序,蓍龜之所生也。制用之法,民用之神,正是興神物前民用之事,盖原始要終而言之也。天道流行,發育萬物,方其利貞之時,氣機自外而收歛於内,如戶之闔,則謂之坤。及其元亨之時,氣機自内而發洩於外,如戶之闢,則謂之乾。闔之後繼之以闢,闢之後繼之以闔,則謂之變。闔往而闢來,闢往而闔來,來而復往,往而復來,而無終窮,則謂之通。乾坤變通,此造化之功所以發育萬物者也。萬物之生於造化也,當資始資生之時,朕兆方萌而形容未著,胚胎初露而體質未成,特依稀彷彿之可見而已,是故謂之象。及其各正保合之時,形容已著而各成物宜,體質已成而各適其用,已有規矩法度之可觀,是故謂之器。見形象器,生物之序也,而蓍龜已生於其間矣。

 

萬物生於造化,同具隂陽之理,皆可以取用,然不若蓍龜獨得其理尤全也。故聖人取蓍而制之,用之以卜,取百莖而用其半,以合於大衍之數。以四十有九之莖,為分揲掛扐之法,積其歸奇之策,以為七八九六之數,以成天下之文,定天下之象。此制蓍而用之也。太卜掌三兆之法,曰玉兆,曰瓦兆,曰原兆。卜師掌開龜之四兆,曰方兆,曰功兆,曰義兆,曰弓兆。龜人以其方之色與體,辨六龜之屬。占人明火爇燋,依四時以灼龜之四足,以體色墨坼,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兆,察其體之吉凶,色之善惡,墨之大小,坼之微明,以知吉凶。此制龜而用之也。

 

聖人既制卜筮之法,民用之以出而利,用之以入而利。斯民見其利,咸相率而用之,歡欣鼓舞,亹亹忘倦,莫知其然,此則謂之神也。神者,妙而不測之名。民之趨吉避凶,出於心懽意肯,莫知誰之所使,有不可得而測度,所以謂之神。故《本義》百姓自然之日用。言自然而然,莫使之然也。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上言聖人制蓍以筮,此言聖人畫卦,盖蓍之體也。非蓍則卦不行,然非卦則蓍不立,所以聖人言蓍而必及卦也。

 

謂制蓍筮之法,為民用之神,固聖人興神物以前民用也。然使易卦不作,此蓍亦何由而立哉?以聖人之作易言之,夫易不過一隂一陽之變化而已,自兩儀而四象,自四象而八卦,皆隂陽之變謂之易也。然隂陽之所以變化者,有箇理為之主宰,理即太極也。是太極也,動而生陽,静而生隂,隂陽之分本於太極之動静。易卦之初,左一陽畫,右一隂畫,則兩儀由此而立,是太極生兩儀也。然隂陽生生不已,太極動静隨在而分,兩儀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為畫者四,則為太陽少隂,太隂少陽而四象於是乎成矣。四象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為畫者八,則為乾兑離震巽坎艮坤,而八卦於是乎成矣。八卦已成,則六十四卦亦不過因此而重之,而蓍策之用自此起矣。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此八卦該六十四卦,盖六十四卦不過八卦之加重爾,故能定吉凶。

 

八卦既成,則隂陽往來交錯於其間,時有消長之不同,事有當否之或異,時之長事之當者則得吉,時之消事之不當者則得凶,是吉凶於是乎定矣。吉凶既定,則吉以之趨,凶以之避,而大業於是乎生矣。

 

蒙引曰:如乾卦純陽至健,其道大通而至正,此其時之長也。而至正二字又含有事之當焉,則其占為元亨而利貞矣。如屯卦以震遇坎,乾坤始交而遇險陷,此其時之消也。能動雖可以亨,而在險則宜守正而未可遽進,不遽進則無害,若遽進則事不當而有害矣。此可見八卦定吉凶處。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鈎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此節是贊蓍龜功用之大。舉天地、四時、日月、富貴,聖人不過引起以歸於蓍龜爾。大意謂易卦之作,吉凶雖由之而定,大業雖由之而生,然無蓍龜,則易卦之用何自而行哉?故遂承而贊之曰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云云,而終之曰探賾索隱,鈎深致遠,莫大乎蓍龜。

 

成象,天地之間,皆法象也,而天地為尤大。日月星辰之上下,晝夜之往來,萬物之始終,皆變通也,而四時為尤大。星辰之燦爛,雲漢之昭囘,皆懸象著明也,而日月為尤大。凡居乎民上,自士以至於公卿,皆崇高也,而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為尤大。百工技藝之人,皆能創物以利用也,而備物以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則聖人為尤大。一說立成器以為天下利,只是足上文備物致用意,然必如蒙引說,然後義理始備。盖聖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撙節愛養之事尚多,不止立成器以為天下利也。

 

賾隱深遠,依上文遠近幽深例,當作四項說,皆以作事說。徐氏以賾隱為物象,亦不是。

 

賾,雜亂也。如衆論紛紜不一,說這様吉,或說那様吉。如曹操南下吳,諸將或欲納降,或欲擊之。衆論紛紜不一,則當用蓍龜以決之,此探賾也。大舜執兩端而用中,即此意,但彼不用蓍龜爾。隱是幽暗之中,如李訓、鄭注之謀誅宦官,宋太祖、太宗之謀代周是也。深是事有吉凶之理,其幾則伏而未形。如李淳風所謂女子昌殺唐子孫殆盡,其人已在陛下宫中,可謂深矣。又如王安石變法,其禍至於基宋之亂,亦是深處。推此類可見也。

 

遠是事在千里之外,百年之後者。

 

定天下之吉凶,使天下之人作事,孰為吉,孰為凶,其理皆自此而定也。成天下之亹亹,使天下之人趨吉避凶,勉勉不怠,自此而成也。

 

莫大乎蓍龜,言術數之學,䜟緯之書,皆足以前知。若求其精者,則莫大於此也。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

 

此言聖人作易之所由。神物,蓍龜也,聖人則之而立卜筮之法。日月星辰,晝夜寒暑之往來,人物之生死榮悴,天地變化也,聖人效之而為蓍策。卦爻隂變為陽,陽化為隂之變化。日月星辰,順度則吉,逆度則凶。風寒雨暘,順時則吉,不時則凶。此天垂象見吉凶也,聖人象之而為卦爻之吉凶。盖順理則吉,逆理則凶也。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從來皆祖漢儒孔安國、劉向、劉歆諸儒之說,謂伏羲則河圖以作易,大禹則洛書以祖範。本朝大儒王禕謂洛書與河圖並出於伏羲之世,聖人則之,並則圖、書。以漢儒之說為非,議其可疑六。其三云:先儒有言,河圖之自一至十,即洪範之五行,而河圖五十有五之數,乃九疇之子目。夫河圖固五行之數,而五行特九疇之一爾。信如斯,則是復有八河圖,而後九疇乃疇也。若九疇之子目,雖合河圖五十有五之數,而洛書之數乃止於四十有五。使以洛書為九疇,則其子目已缺其十矣。六疑俱有理,而此尤為精切。今子因其說,復為之說云。

 

昔伏羲繼天而王,正人文當興之時,龍馬負圖而出於河,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數。神龜負文而出於洛,有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之數。聖人則之於河圖也,虚其中十五以象太極,則陽數只有一三七九合之為二十,隂數只有二四六八合之亦二十,兩儀之象也。太陽居一而連九,少隂居二而連八,少陽居三而連七,太隂居四而連六,四象之象也。其於洛書也,虚其中五以象太極,則一九三七合為二十而居四正之位,二八四六亦合為二十而居四隅之位,兩儀之象也。四正以一含九、三含七,四隅以二含八、四含六,四象之象也。於河圖也,析四方之合以為乾坤坎離,補四隅之空以為兌震巽艮。於洛書也,四方之正以為乾坤坎離,四隅之偏以為兑震巽艮,八卦之象也。河圖以五生數合五成數而同處其方,盖掲其全而道其常,數之體也。洛書以五奇數統四偶數而各居其所,盖主陽以統隂而肇其變,數之用也。中為主而外為客,故河圖以生居中而成居外。正為君而側為臣,故洛書以奇居正而偶居側。洛書之奇偶相對,即河圖之數散而未合者也。河圖之生成相配,即洛書之數合而有屬者也。二者名異而實同,謂之實同者,皆本於天一至地十之數;謂之名異者,河圖之十、洛書之九,其指各有在也。

 

愚按:聖人則河圖、洛書之說,自孔子而後,經邵康節、程伊川、朱紫陽、真西山、蔡九峰、胡玉齋等諸儒,如出一口。更五百餘年,至王華川先生,獨以為非。今取其說與諸儒較論,果無得而易。予嘗謂義理之微,非一人所能知,而天地之秘,不一時而盡洩者,正以此爾,乃更為之說。從前之說,俱因諸儒盡行削去,仍列河、洛二圖于後,以待學者之詳考云。

 

<經部,易類,易經存疑,卷十>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上言聖人作卜筮之法盡矣,此言象變辭占所以終卜筮之事也。易有四象,雖只言象變,就在象中定之以吉凶,亦只在繫辭内。易中有老隂、老陽、少隂、少陽之四象,隨其所趨而卦爻以之成,故曰所以示。如六爻皆老陽則為乾變之坤,皆老隂則為坤變之乾,餘倣此。聖人逐卦逐爻各繫以辭,乃闡卦爻所具之理以告人。如乾元亨利貞之辭,則闡乾大通至正之理以告人;坤利牝馬之辭,則闡坤柔順中正之理以告人,故曰所以告。卦爻有吉凶,聖人繫辭於吉者則定其為吉,如曰亨、曰利、曰无悔、无咎,皆吉之類也;於凶者則斷其為凶,如曰悔、曰吝厲,皆凶之類也。若此者,正緣人疑於吉凶之途而莫知趨避,故從而判斷之,使人不疑於所往爾,故曰所以斷。

 

右第十一章。

 

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履信思順,就上九本身說。不云履九五之信,思九五之順,尚賢方作尚九五之賢。盖自已信順,而又能用賢,所以受祐於天,吉无不利也。

 

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前章言卜筮之事,此言象卦變通,備卜筮之本末也。盖易非象卦無以立本,非變通無以達用,故如此立言。後面節節發明此意。第二節乾坤成列,乾坤字指卦象。易立乎其中,易字指變通。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又是言卦象。化裁之變,推行之通,又是言變通。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是答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即是下繫傳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意。天下物理,不外隂陽消息兩端而已。如所謂幽明之故,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以至雨風雷露之聚散,羽毛鱗甲之生死,百糓草木之榮悴,是皆隂陽之消息也。聖人只設一隂一陽兩畫以象之,而天下許多物理,皆盡於兩畫之中矣,故曰立象以盡意。

 

天下之人,循性而動者謂之情,拂性而動者謂之偽。其情偽千變萬化,難得窮盡。聖人設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則天下之情偽皆有以包括之而無餘矣。如乾九二剛健中正,九五陽剛中正,是情也;九三重剛不中,上九過於上而不能下,是偽也。又如蒙九二以可亨之道發人之蒙,又得其時之中,情也;六三見金夫,不有躬,偽也。自此推之,不能盡書。

 

聖人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盡天下之事理,則卦爻之辭能盡天下之言可見也。如乾初九潛龍勿用,未仕者得之則當隱約以待時,在仕者得之則當引身而退避,在庶民得之則不利有所往,在商賈得之則宜深藏而不市。若以天子之尊而得此爻,亦或時當主静,事當謹密,即乾初九一爻之辭而天下之人皆可用,如此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辭足以盡天下之言也可見矣,故曰繫辭焉。以盡言變,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變,即七八九六之數也。陽數九為老而七為少,隂數六為老而八為少,老變而少不變,若六爻變至四爻,則以不變者為主,是又以七八為變也。聖人制揲蓍求卦之法,為七八九六之變,則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而吉凶之理皆有一定矣。由是以卦爻所具之理見於行事,吉以之趨,凶以之避,則事變以之而通矣,故曰變而通之。變而通之則民行以濟,有吉利而无凶害,凡可以為生民利者無所不盡矣,故曰以盡利。

 

鼓舞,是以通變之利,鼓舞天下之人。盖既變通以盡利,人見其利,皆樂為之,而亹亹忘倦,便似有以鼓舞之也。上章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亦是此意。

 

乾坤,其易之緼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此與下一節是明上文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意。此節專言象卦,下節方言盡意盡情偽。所謂乾坤,即象卦也。所謂形而上之道,即為情偽也。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要不外隂陽奇偶二畫而已,故曰乾坤兩畫。其易之緼,乾坤成列。以下皆發明其意。本義:緼,所包蓄者,猶云衣之著。蓋絲綿為衣之著,乾坤兩畫為易之著,亦猶衣之有著也。易之緼,猶云易之體骨。

 

易之緼與易立乎其中之易字不同,易之緼之易是易書,易立乎其中之易是易之變。

 

言乾坤兩畫,其易之緼耶?何也?盖聖人畫卦,自太極而兩儀,自兩儀而四象,自四象而八卦。乾坤二畫,隨在對峙,陳布於方策之上,而其位不容以易置,是乾坤成列也。是雖未及乎蓍策卦爻之變化也,然蓍策卦爻之變化,隂陽之兩畫已為之本也。設若無此隂陽之兩畫,則蓍策卦爻之變化者,誰為之乎?故曰:乾坤毁,則無以見易。夫隂陽之兩畫,全賴蓍策卦爻之變化以行也。若無箇蓍策卦爻之變化,則彼圖中之隂陽卦畫,亦徒設而已,何所用之?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此是言蓍策卦爻之交相為用,乾坤毁則无以見易,見卦爻隂陽二畫不可無也。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見蓍策卦爻之變化不可無也。易不可見,本因乾坤毁,是本無乾坤也。乃曰乾坤或幾乎息,似無自來。盖此是聖人兩舉卦爻蓍策來說,見其不可相無,不可執泥。首尾之相因,執泥則難通矣,得意忘言可也。

 

隂陽奇偶二畫,乃易之體;蓍策變化,乃易之用;下節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是明易之體;化裁之變至措之天下之事業,是明易之用。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乾坤成列,即卦爻隂陽也。隂陽二畫成列於方策之上,顯然而可見,是有形之物也,形可見也。若夫卦爻隂陽所具之理,隱於卦爻隂陽之中,不可以形見,此形而上也,形而上則謂之道焉。盖凡象中所盡之意,卦中所盡之情偽,是皆形而上之道也,别無箇形而下。只卦爻隂陽對形而上者言,故謂之下爾。器者有用之成材,卦爻隂陽皆是有用之物,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是明上文變而通之以盡利句,言變而通之固足以盡利矣。然何以謂之變?化而裁之謂之變也。何以謂之通?推而行之謂之通也。

 

化是蓍策之化,四營而成易,三變而成爻,皆是此化。盖初變之後,所得之策不五則九;再變之後,所得之策非四則八;三變之後,所得之策與二變同。此皆自然之化也。凡四為奇,凡八為偶。奇圓圍三,偶方圍四。三用其全,四用其半。通三變計之,若所得皆奇,則三三而得九;所得皆偶,則三二而得六;二偶一奇,則二二一三而得七;二奇一偶,則二三一二而得八。此因其化而裁之也。

 

化而裁之,自三變而十八變,皆化裁也,則所成者何卦,所值者何爻,而皆有一定之象矣。由是以卦爻所著之理,推而行之於事為之間,其吉者吾得而趨之,固通也,其凶者吾從而避之,亦通也,故曰推而行之謂之通。舉此道之行於變通者,而措之天下之民,使天下之民咸用之以趨吉避凶,則何事不成,何功不立,故曰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象因天下之賾而立,是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也。爻因天下之動而立,是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也。爻辭既立,自有以鼓舞天下之人,使之亹亹然趨吉避凶而忘倦,故曰鼓天下之動。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均一,化裁推行也。上曰謂之變,謂之通,此曰存乎變,存乎通,何也?上之化裁推行作易也,此之化裁推行用易也。謂化而裁之,固謂之變矣。人之所以化而裁之者,則存乎聖人化裁之變焉。盖不是卦爻具有如是之變,人何自而化裁之?推而行之,固謂之通矣。人之所以推而行之者,則存乎聖人推行之通焉。盖不是卦爻具有如是之通,人何自而推行之?

 

變通固在乎易,人之所以神明乎變通者,則在乎人。盖卦爻所著事理,豈不昭然明白?然人不善用之,亦不見其妙矣。如左傳所載陳敬仲奔齊,南蒯將亂,所占之事,皆有得於卦爻之外者。雖其間不無虚飾,然亦必有箇巴鼻,於此可見神明處。

 

不言而信是足上默而成之句,德行是得於心而見之行事也。有是德行,自然能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矣。言人之用易,而推到德行處,可謂探本之論矣。後世術數之學,焉有此等議論?

 

右第十二章。

 

易經存疑卷十

 

<經部,易類,易經存疑>

相关推荐

水雷屯卦详解财运、事业变动

六爻中,水雷屯卦详解财运的结果是什么?一、水雷屯卦详解财运水雷屯卦占得财运结果为凶,水雷屯卦象征着事业初创阶段需要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注重实际效果、积累资源、寻求合作等关键点。水雷屯卦详解感情二、水雷屯卦详解事业变动六爻水雷屯卦详解以上就是

转载随笔 87 2023-12-19

解读易经(第二十八卦)——大过卦

解读易经(第二十八卦)——大过卦6.4万阅字体:二十八、大过卦大过卦是易经中的第二十八卦,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兑上)。《易卦》作者将这凶吉绝然相反的占卜之辞同系于一卦,意在反映大过的卦、爻之象预示着多种意义。本卦二、三、四、五,四爻为阳,初

转载随笔 52 2023-12-19

泽地萃卦九四爻动变详解,泽地萃卦九四爻辞详解:大吉,无咎。

一、泽地萃卦九四爻辞及爻辞释义1、泽地萃卦九四爻辞3、泽地萃卦九四爻爻辞释义二、泽地萃卦九四爻动变解卦吉凶三、泽地萃卦九四爻动变卦解析九四爻动变得周易第8卦:水地比。四、泽地萃卦九四爻爻辞详解1、泽地萃卦爻辞九四释意:4、泽地萃卦爻辞九四爻

转载随笔 85 2023-12-19

周易第六卦讼卦上九爻详解 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周易第六卦详解第六卦初六爻详解第六卦九二爻详解第六卦六三爻详解第六卦九四爻详解第六卦九五爻详解第六卦上九爻详解上九爻动变得周易第47卦:泽水困。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兑)相叠。上九爻的含义讼卦第六爻人生启示从卦象上看,上九以阳爻居柔位,失位,

转载随笔 140 2023-12-19

周易第四十五卦萃卦九四爻详解 大吉,无咎。

周易第四十五卦详解第四十五卦初六爻详解第四十五卦六二爻详解第四十五卦六三爻详解第四十五卦九四爻详解第四十五卦九五爻详解第四十五卦上六爻详解从卦象上看,九四下临坤卦,坤为众,众人聚合支持九四,所以说“大吉”。象辞意思是:占卜大吉大利才能没有灾

转载随笔 141 2023-12-18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