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载(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
张载(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青年时喜论兵法,上陈《边议九...
张载(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青年时喜论兵法,上陈《边议九...
刘大钧,男,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尤精于象数...
编者按:山东大学上世纪以来便以“文史见长”之美誉蜚声海外,近年来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致力于培育造就顶天立地的“山大学派”,努力实现学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山大贡献。4月26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学术...
朱邦复(中文电脑之父) 朱邦复,仓颉输入法的发明人,湖北省黄冈县(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人,毕业于台湾台中农学院(今“国立”中兴大学),现任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传信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为中文终端机、仓颉输入法、汉卡的发明人。由于其对中文电...
程颐(北宋理学家)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
蔡元定 本名 蔡元定 别称 字季通,西山先生,朱门领袖 出生地 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 生卒年月 (1135年12月17日—1198年9月11日) 所处时代 南宋著名理学家,堪舆学家, 主要作品 《律吕新书》、《西山公集》 ...
(东汉)刘表–汉末群雄之一 本名 刘表 别称 字景升 出生地 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 生卒年月 (142年-208年) 所处时代 东汉 主要作品 《周易章句》《五经章句》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
(西汉)焦延寿 本名 焦延寿 别称 焦贡、字延寿 出生地 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 生卒年月 生卒年不详 所处时代 西汉中后期 主要作品 《焦氏易林》 焦延寿一般指焦赣、焦赣(Gòng),或作“焦贡”,字延寿。西汉中后期梁国睢阳...
高亨 高亨(1900~1986),初名高仙翘,字晋生,吉林双阳人,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
陈梦雷 (清朝大臣) 陈梦雷 (1650-1741年)清朝大臣,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康熙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十二年,回乡省亲,为逆贼耿精忠所虏...
杨万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
俞琰(宋末元初道教) 俞琰为宋末元初道教学者。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生卒年诸说不一。俞琰幼好博览,闻友人有奇书异传,必求借抄录,以致废寝忘食而成疾。后专业科举之学。业成而时异事殊,自叹“平时刻苦竟为画...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一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
苏东坡:一般称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
王弼 (曹魏经学家、哲学家)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河南焦作山阳区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
最新评论
作者的观点 似有点以偏概全之颇。看上去,在作者的眼里,西方的月亮也一定要比中国的园很多。《易经》本不是儒家独有的,这个儒释道合源的特有的六十四个感性和理性互参的符号形式,被西方人称为“变化的书”,销量
感谢您的指正,现在改过来了,欢迎您多指出错误
不客气,对您有帮助就好
感谢不二先生,看的很明白
大赞,我对于周易的发展更清楚了,古有象体理用,我认为象理要结合,不过我还是个小白,继续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常在了解易中恍然大悟,头皮发麻的感觉,不过是真的爽
期待,原来我国也是很重视传统的,只因我忙于活着成井底之蛙,期待能有高人指点
朱熹:阴本居下,在上为失实。 文章里错了,打成了“阴本居上”
感谢分享,谢谢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