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卦九四
人位多惧之地(失正);变坎错离综坎。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朱熹:初六,九四之正应,九四处位不当,不能济物,而初六方困于下,又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不胜正,故其占虽为可“吝”,而必有终也。“金车”为九二,象未详,疑坎有轮象也。
程传:唯力不足,故“困”。亨困之道,必由援助。当《困》之时,上下相求,理当然也。四与初为止应,然四以不中正处困,其才不足以济人之困。初比二,二有刚中之才,足以拯困,则宜为初所从矣。“金”,刚也。“车”,载物者也。二以刚在下载己,故谓之“金车”。四欲从初而阻于二,故其“来”迟疑而“徐徐”,是“困于金车”也,己之所应,疑其少已而之它,将从之,则犹豫不敢遽前,岂不可羞“吝”乎。有“终”者,事之所归者正也。初四正应,终必相从也。寒士之妻,弱国之臣,各安其正而已。苟择势而从,则恶之大者,不容于世矣。二与四皆以阳居阴,而二以刚中之才,所以能济困也。居阴者,尚柔也。得中者,不失刚柔之宜也。
胡瑗曰:“徐徐”者,舒缓不敢决进也。
李光地:“来徐徐”者,喻君子当困时,不欲上进也。“困于金车”者,招我以车,不容不来也,如是则可羞吝矣。然上近九五之刚中止,乃卦所谓大人者,与之同德,终有亨道。
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程传:四应于初而隔于二,志在下求,故徐徐而来,虽居不当位为未善,然其正应相与,故有终也。
苏濬曰:四与五同为上六所掩,进而见掩,岂君子直遂之时耶,唯沈潜以养其晦,从容以俟其几,故五曰“乃徐”,四曰“徐徐”,志在下矣,四位虽上而心则下也。然四、五合德,天下之事,终以舒徐济之,故曰“有与”,又曰“有终”。
何楷曰:五为近比,则四之所与者。
子夏易传;初為之,應二剛困之,故遲遲而來,以待其間也。位之不當,不足亨,困可惜也。雖困於二,終歸其應,金車剛而能載也。
虞翻曰:来欲之初。荼荼,舒迟也。见险,故“来荼荼”。否乾为金,乾为舆。之应历险,故困于金,车易位得正,故“吝,有终”矣。
《象》曰:来荼荼,志在下也。
王弼曰:下谓初。
虽不当位,有与也。
崔觐曰:位虽不当,故“吝”也。有与于援,故“有终”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译文]九四,迟缓而来,却被一辆金车所困阻,不免有所憾惜,不过最终会有好结果。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译文]《象传》说:九四迟缓而来,说明其心志在于应合下面的初六。虽然居位不当,因有同道者相比邻而得以弥补。
[提示]阴阳相应,终难阻隔。
我觉得“来徐徐”的“来”字很值得琢磨一番。
《周易》的“往”是自下向上,而“来”是自上而下。
那九四为何要向下去呢?
九四处上卦之初,是刚爻,初六居下卦之初,是柔爻,九四与初六正好形成正应。为了得到初六的配合与帮助,九四当然要自上向下去。《象传》说得很清楚,“来徐徐,志在下也。”
既成正应,阴阳相合相助是自然而然的,何必“徐徐”,如此迟缓?
实际上这“来徐徐”是对九四的告诫之词。九四还处在金车之困中,这里的“金车”就是指横亘在九四与初六之间的阳爻九二。九四欲得到初六的配合与帮助,但因隔山取水,势必不能性急,所以爻辞诫之日“来徐徐”。不过九四与初六之间虽有金车九二阻困,但这是暂时的困难。阴阳相应,终难阻隔,只要坚持住,自然能渡过这个难关,获得一个好的结果,故爻辞最后说:“吝,有终。”
这里有一点令人费解。《周易》认为当位才是好的,九四以阳爻居阴位,是不当位。
虽然九四不当位,但是“有与”弥补了九四不当位的弱点。
“有与”是指九五吧?
正是。九四与九五同为刚爻,相邻成比,它们都被阴爻上六之所掩蔽,处境相同,利害一致,古语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这也就弥补了九四自身不当位的不足,赢来好的结果。
重要提示:本文由不二发布于太极之巅易经学习网,本站为易经(周易)免费学习网,所存图书资料、文章及链接主要来自网络,版权为来源网站、资源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本站内容仅供易经爱好者学习、阅读或研究。如果认为内容有收藏价值,请购买正版书籍。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可任意复制或是转载本站资源,但决不可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本站不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如果作品的收录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以便及时撤除或作相应处理。 感谢您的支持!
最新评论
作者的观点 似有点以偏概全之颇。看上去,在作者的眼里,西方的月亮也一定要比中国的园很多。《易经》本不是儒家独有的,这个儒释道合源的特有的六十四个感性和理性互参的符号形式,被西方人称为“变化的书”,销量
感谢您的指正,现在改过来了,欢迎您多指出错误
不客气,对您有帮助就好